- 积分
- 956
- 好友
- 帖子
- 精华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性别
- 保密
|
亲!潜了这么久,何不上来喘口气?结交更多楚雄本地好友,轻松玩转楚雄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
庄蹻通滇肇锡名,楚威远振古边城
濮髳北会无遗迹,诸葛南巡有旧营
郭沫若先生的一首《宿楚雄》
对楚雄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作出了
深刻的诠释
(楚雄全景)
楚雄市地处滇中腹地
位于滇中高原中部金沙江水系与
元江水系分水岭地带
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也是滇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
是昆明通往滇西的必经要道
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
东距省会昆明市城区152千米
西距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城区179千米
全市国土面积4433平方千米
2020年末,全市总人口54.43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14.09万人,占总人口的25.9%
彝族人口11.92万人,占总人口的21.9%
(楚雄市区)
楚雄之名,源自经史
四海声赫,遐迩所闻
追本溯源,古称“威楚”
源自庄蹻通滇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
公元前4世纪末
楚威王派庄蹻率军入滇
“以兵威定属楚”,故得“威楚”之名
明洪武十五年(1382)
改威楚县为楚雄县
曰楚曰雄,取楚地雄威远播之意
楚雄之名,既连缀建制沿革
又兼及地方形胜
既反映各民族共拓边陲的历史
又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方志馆)
楚雄又名鹿城
鹿城得名于跑鹿筑城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
人们沿着金鹿奔跑的足迹筑造城池
城内发生瘟疫,金鹿衔仙草救民
为铭记金鹿,将这里定名为—鹿城
(金鹿鸣春)
金鹿鸣春,福泽一城
在鹿城东山之巅
屹立着一座福塔
福塔集中华福文化之大成
一笔一画都渲染着鲜明的历史文化色彩
“鹿”与“禄”字谐音
与福塔的“福”字构成了福禄双全之意
寓意楚雄是一块有福有禄的宝地
历史沿革
楚雄市境,先秦时期隶属滇国
汉元封二年(前109)
楚雄属弄栋地
蜀汉建兴三年(225) ,楚雄属云南郡
郡治设于弄栋
晋永和三年(347),楚雄地属西爨
唐天宝八年(749)
南诏王阁罗凤所部入峨碌
修城郭,设威州
南诏隆舜年间(878-881)
银生节度首府由景东迁威楚
后晋天福二年(937),威楚为富箸睑
又设立石桑郡,继改白鹿部,再改威楚郡
元至元十一年(1274)
改威楚万户府为威楚路
置总管府,下辖威楚千户
后又改威楚千户为威楚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
改威楚县为楚雄县
1949年12月,楚雄县和平解放
1983年9月,楚雄撤县设市
(郭沫若《宿楚雄》石碑)
铜鼓之乡
楚雄,是铜鼓故里
万家坝发掘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鼓
经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
被确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铜鼓
古墓群发掘面积约3300平方米
共发掘竖穴土坑古墓79座
出土随葬品1245件,其中青铜器1002件
其余为陶、木、玉石、玛瑙、绿松石、锡器等
以5面铜鼓、成套铜锄、羊角编钟
鎏金铜器、锡器等较负盛名
其中铜鼓由铜釜演变而来
在部落战争中用作军队出征时的炊具
同时又用作战鼓来发号、助阵
尔后又演变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击鼓山岭,群蛮毕集”
铜鼓对于楚雄早期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这是楚雄先民从远古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也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2005年,被楚雄彝族自治州
人民政府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家坝铜鼓)
彝族风情
彝族是楚雄市的世居古老民族
随着历史的发展
大部分彝族聚居在山区、半山区
这让彝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
彝族是一个豪迈不拘
热情似“火”的民族
洪水神话和葫芦传说
反映了彝族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朦胧思维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和象征
三女找太阳的故事闪耀着
彝族人的向上精神
火把节是楚雄彝族崇火的最好表现形式
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
中国原生民歌节
楚雄彝族火把节
暨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
在楚雄举办
(赛装节)
多元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绽放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热情好客的彝家儿女
用似火的激情与各民族一道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凸显彝族风情,展现楚雄风采
(彝族刺绣)
茶花之乡
楚雄是山茶科植物基因库
是云南山茶主要原生地之一
茶花专家和茶花爱好者们
先后在东林、苦竹林、智光林、槭树林
西林、清静林、朝阳寺、十笏居、红墙等地
发现百年以上茶花古树19株
(茶花“楚雄茶”)
发现的茶花新品种
楚雄茶、鹿城春、泽荷、胭脂
国楣、楚蝶、色奔、紫溪、东林、紫焰
填补了楚雄没有茶花分布和
不能栽种茶花的空白
从而改变了楚雄没有栽培茶花的历史概念
成为新的茶花栽培中心
在1996年云南省政府
批准云南省林业厅公布的
《云南省古树名录》中得到确认
“名录” 公布的全省茶花古树共111株
其中楚雄市占67株
占全省茶花古树的60.3%
2012年,第27届国际茶花大会在楚雄举行
楚雄成为全国知名的茶花古树之乡
吸引了世界茶花爱好者、茶花研究者的目光
(茶花“泽荷”)
这片孕育了千年雄风的热土
伴随着岁月的增长
不断让历史与文化沉淀出深厚的韵味
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凝聚着似火的热情
成就着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相关信息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二季)由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品发行,北京中外名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摄制,已陆续在百度等网站及各新媒体平台播出,敬请大家关注搜索“云南地方志”名称注册的腾讯微信公众号、腾讯企鹅号、新浪微博账号、头条号、抖音账号等图文社交媒体、视频门户网站、视频平台观看,也可以在百度搜索“美丽云南”,进入百度百科词条(秒懂全视界)在线观看完整视频,还可以关注搜索以“美哉云南”名称注册的大鱼号、爱奇艺号、网易号、搜狐号、优酷视频门户网站和微视、美拍、快手、最右、秒拍等平台观看。
(来源:云南地方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