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姚县电诈案件半月警情通报
(6.16 — 6.30)
一、发案情况
2025年6月16日至6月30日,大姚县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起,损失10.09万元。诈骗类型为:虚假购物服务类2起、刷单返利类1起。
二、发案地区
金碧镇、龙街镇
三、发案类型
(一)虚假购物、服务类
6月17日,金碧镇居民赵先生在网上下载了一款色情APP,随后客服表示要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才能进行“约炮”,赵先生便按照对方指示开始做任务,并以微信、支付宝、扫码及银行卡转账等方式向对方转账,当对方称积分不够导致账号被冻结时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0.67万元。
6月24日,龙街镇居民李先生接到自称是抖音的电话,称其开通了“免密”服务,不关闭自动续保将每年扣费,李先生想关闭,便在对方引导向指定账户进行转账,共计损失4.90万元。
易受骗群体:喜欢在网购平台、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淘货或查找有关服务的人群。
作案手法
第一步:寻找目标
在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广告,或者可以提供论文代写、私家侦探、追踪定位等特殊服务的广告。
第二步:虚构交易
当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诱导受害人通过微信、QQ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进而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理由,要求私下转账。
第三步:实施诈骗
待受害人付款后,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醒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交易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真实信息,多方面综合评估,交易时要有第三方作担保。
切记,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购物、服务平台,对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所谓的论文代写、私家侦探、提供定位等服务信息!
(二)刷单返利类
6月24日,金碧镇居民杨先生刷快手的过程中,看到一个昵称为“若驴”的博主在直播PK,对方表示PK赢了就把刷礼物的钱及分红退回,杨先生便按照对方要求充值购买,之后对方又以要收取保证金为由要求转账,共计损失4.52万元。
易受骗群体:学生、宝妈、待业、兼职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前期引流
通过短信、网站、交友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并将其拉入群聊,或以免费送小家电、免费技能培训等为幌子拉人建群。
第二步:小额返利
入群后,让受害人完成刷单、关注公众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任务,并发放小额佣金,获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实施诈骗
安排“托儿”在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引诱受害人下载虚拟刷单APP做“进阶任务”,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警方提醒
“刷单、刷信誉”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并非正当兼职。
切记,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所有刷单都是诈骗。
(来源:大姚警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