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州委社会工作部、州委网信办、州交通运输局、州商务局、州市场监管局、州总工会、州邮政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实施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十条措施,进一步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此次出台的“十条措施”,既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政策措施,又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01、加强就业服务保障
提出设立新就业形态岗位信息发布专区,指导各县市与头部平台企业在楚分支机构建立招聘协作机制,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02、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
提出在新业态领域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免费为平台企业和劳动者提供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服务。
03、引导合理确定劳动报酬
明确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企业应支付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在恶劣天气、夜间等情形下工作的,企业应适当给予补贴。企业支付劳动报酬时,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其本人的劳动报酬清单。
04、保障休息休假权利
提出平台企业应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或其他方式设置强制休息规则,符合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条件的平台企业,在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并依法履行民主程序后,经审批可实行特殊工时制度。
05、提升社会保险参保率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政策,积极跟进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政策措施。
06、推进劳动保障权益集体协商
提出从快递行业入手,探索开展劳动报酬集体协商行动。
07、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归属感
提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云岭先锋新家园、职工之家、工会驿站、司机之家、快递员之家、乡镇(街道)社工站、银行网点等,建设广覆盖、多层次、实用化的新就业群体服务矩阵。
08、畅通劳动保障权益维护渠道
提出依托职工之家、工会驿站等,宣传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和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政策,公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举报投诉渠道。
09、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提出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为平台企业及其协议用工企业提供劳务用工“法治体检”,指导帮助企业依法合规用工。
10、强化平台企业协同治理
提出建立平台企业用工情况报告制度。
(来源: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