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句话其实每一个人都懂,但是当市场经济的利益在眼前,又有多少人会以此反思自己的行为呢?于是,当有人用其他肉制品冒充鳕鱼肉便成为了今日的新闻,而国人只能一声叹息! 每次出现食品安全,我们必定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利益”,其实何止是食品安全,所有的社会性事故,乃至到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难道跟利益没有关系吗?安全警钟临耳鸣响,但是掩耳盗铃者却大有人在,是什么动力促使一些人冒着被法律制裁的危险,干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只有一个原因---利益。 因为利益,所以有人公然从破旧的皮鞋中提炼明胶,制作成我们吃的老酸奶和胶囊;因为利益,所以有人将油鱼冒充鳕鱼,甚至因为利益,有人甚至从贫苦孩子碗中争抢“食物”,留给这些孩子的却是残羹剩饭。当利益主导社会为商,甚至为政的价值观时,良知只能是被挤压到角落中,社会的乱象也由此而产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益,何人不想要?但是要靠这种违法的行为而获得,实则是中国的悲哀!为了利益,连自己的良知都无视的人,何谈强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层出不穷,何谈民族振兴?当一件事情曝光,不是一家企业存在问题,而是大部分类似的企业都被牵扯其中,中国的良知真的已经被迫跪在了“利益”下了! 要想让良知再次站立起来,不仅仅是整顿有问题的企业,而是要建立和增强透明的管理和监管制度,没有一个透明的管理的监管,因为暴利而前赴后继者会络绎不绝。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和监管制度,受伤的不仅是那些知情的曝光者,还有无数被瞒着的老百姓。中国的良知,已经不再是独立于法律之外的道德因子,现在也愈发的需要完善的制度去规范和管理,以免一旦“利益”显现,良知就被挤压到人性的角落,失去原本的光芒! |